close
呵護頭皮,選對洗髮精
.................................................................................................................................
文/林貞岑
最近,一位準備參加研究所考試的20多歲上班族女性,因嚴重掉髮求診。
起先她頭皮猛冒痘痘,以為是頭皮油脂分泌過多,天天用抗屑洗髮精洗
頭,沒想到情況愈來愈糟,短短數月之內頭皮禿了一塊。
這種因為壓力大及睡眠不足引起的頭皮發炎問題,並不少見。尤其當細菌
性感染嚴重,破壞毛囊根部時,很容易造成永久性禿頭。
台北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揚志指出,當頭皮冒出許多囊腫、痘痘或頭皮
屑、掉髮嚴重時,最好儘速求診,找出病因,不要擅自選用不適當的洗髮
產品。
「多數人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臉部保養,卻忽略頭皮也需要好好愛護,」靜
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吳珮瑄感嘆,頭皮與臉部同張皮,過度染燙、壓
力和生活習慣紊亂,造成頭皮受損老化,不僅頭髮失去光澤,落髮、頭皮
屑等問題叢生,臉部線條也會變得鬆垮難看。
頭髮問題不容小覷。面對各種琳瑯滿目的洗髮產品,到底該如何選擇?關
於洗髮精的種種傳言,真相為何?
1.洗髮精也要換季
洗髮精應隨個人不同狀況時候的髮質做調整。譬如夏天或壓力大時,頭皮
出油量大,髮質偏油性,適合選擇油性頭髮專用洗髮精;季節交替時,頭
皮角質代謝敏感,就選用溫和配方洗髮精,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詹融怡提
到。
2.按髮質選擇界面活性劑
洗髮精成分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功能在於清潔力,也就是界面活性劑種
類。
界面活性劑如同清潔劑,可幫助油垢溶於水中被帶出,如縮寫為SLS、
SLES等界面活性劑,洗淨力強但較刺激,適合油性髮質;界面活性劑縮寫
為SCS及betaine較溫和,但洗淨力弱,較適合頭皮敏感、乾性、受損髮質或
嬰幼兒。
中性髮質則可以任選以上一種洗髮精。
熟悉各種化妝品成分的吳珮瑄透露,她儘量不選擇刺激性強的界面活性
劑,如12激基硫酸鹽類(縮寫為ALS、ALES、SLS、SLES、TLS),而是混
合多種界面活性劑,刺激性低,又可以跟孩子共用。
此外,頭皮敏感的人最好選擇不含香精及防腐劑含量較低的洗髮精,「聞
起來不要太香的,」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耀立提醒。
3.含矽靈(Dimethicone)的洗髮護髮產品會傷身?
不會,矽靈本身沒有毒性,且不會進入頭髮內部危害健康。
網路傳言的SLS是一種界面活性劑、去污力強,缺點固然對頭皮刺激性
高,但其實目前僅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有害健康。
且洗髮精的成分會被沖洗掉,在頭髮及頭皮上停留時間不長、量不多,並
不會經皮吸收或深入到頭皮組織內造成傷害,「這些都是可被忽視的副作
用,」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揚志肯定地說。
矽靈作用是保濕及增加絲絨般觸感,一般如粉底或潤絲精、雙效合一洗髮
精中均會添加。
矽靈會在頭髮毛鱗片上形成保護膜,讓頭髮感覺起來滑順好梳理,「有髮
質變好的假象,」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吳珮瑄提到,矽靈的缺點是
頭髮上有層薄膜,捲燙不易,且有些人會感覺洗不乾淨。
4.洗髮一定要用潤絲精?
不一定。潤絲精的功能如同幫頭髮上蠟,讓頭髮柔順亮麗好梳理。
潤絲精可中和頭髮洗淨後產生的負電荷,減少靜電產生,讓頭髮感覺服貼
不乾澀,因此適合長髮及髮質乾燥、受損或頭髮有染燙的人。
至於潤絲精中宣稱各種功效,都是暫時性的。目前除了證明小分子胺基酸
有修復作用、維生素B5有保濕作用、天然油脂可讓頭髮增加光澤外,其他
成分功能有待商榷,黃耀立醫師說。
此外,潤絲精成分較滋潤,儘量不要接觸到頭皮,以免加重頭皮出油情
形。
5.小心宣稱「修復」、「重建」及「改善受損髮質」的產品
頭髮是死的,所有髮質改善效果只是「暫時看起來比較好」而已。
頭髮一旦受損分岔、蛋白質鏈結斷裂就不可能癒合,最好的方式就是剪掉
它,詹融怡醫師表示。
6.洗髮精要經常更換嗎?
不需要,除非換季或頭皮狀況有改變才需更換。
洗髮精成分類似,只要洗完髮後頭皮不緊繃、沒有刺激紅腫,否則不需經
常更換。
7.標榜天然、有機的洗髮產品最好?
今年7月,澳洲消基會請專家分析市售洗髮產品發現,天然成分並無法達到
清潔頭髮效果,尚且有機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也尚未被證實,因此不必迷信
「天然的最好」。
8.不要使用雙效合一的洗髮精?
以學理上來說,洗髮精作用在清潔油污,潤絲精在滋潤補充油分,兩者效
果相反,因此分開使用較好。尤其髮質較油、在陽光下工作的人,最好選
擇單純洗髮精,洗淨力較強。但乾燥、受損髮質如果嫌潤髮麻煩,可使用
雙效合一洗髮精,林揚志主任說。
9.洗髮精愈稠、顏色愈透明,表示品質愈好?
不一定。洗髮精濃稠度及顏色與原料有關,有些原料顏色不透明,廠商會
增色或添加珠光劑,讓產品變得好看一點;有些則會添加鹽來增加洗髮精
稠度及泡沫持久度,「與品質並無關聯,」吳珮瑄強調。
10.中性或弱酸的洗髮精最好?
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這種說法。但皮膚酸鹼度是7.4,微酸的洗髮精較不易
造成皮膚刺激,黃耀立說。
11.抗屑洗髮精,如何選擇?
頭皮屑大部份由皮屑芽孢菌引起,林揚志建議可按個人情況選擇合適洗髮
精:
◎頭皮屑+頭皮紅腫乾燥:宜選擇去油力較強的,如含ketoconazole的仁山
利舒。
◎頭皮屑+頭皮顏色正常、不癢:溫和的抗屑洗髮精,如含ZP成分的海倫
仙度絲。
◎頭皮屑厚+頭皮紅腫、脂漏性皮膚炎嚴重:含煤焦油的洗髮精(健保有
給付),可讓細胞安定。
但清洗時要注意,讓頭皮屑藥水停留在頭髮上5~10分鐘並且按摩再沖去,
才能達到效果。
除非出油量大,否則建議2~3天洗一次就可以。如果還是沒效,可能要考
慮是否生活作息影響。
12.洗髮皂洗髮比較健康?
不一定。洗髮皂中雖不含界面活性劑,但成分為氫氧化鈉之類的強鹼,
「對於皮膚敏感的人刺激性較大,」黃耀立並不推薦使用。
事實上,專家認為洗髮精造成的問題不多,「禿髮、掉髮等頭髮,問題九
成以上與洗髮精無關,」研究毛髮醫學的黃耀立提到。但錯誤的洗髮方
式,如水溫或吹風機溫度過高、用指尖用力抓等,損傷頭皮,導致發炎及
頭皮屑產生。
洗髮精(shampoo)來自於印度語chmpm,原意是按摩與揉捏之意,如何正
確洗髮,才能達到清潔保護效果?專家提醒注意下列事項:
◎長髮的人先利用扁平梳將頭髮梳開,較容易洗掉髮上油污。
◎取約十元硬幣大小的洗髮精,先在手心揉搓起泡,而不是直接倒在頭
上。如此可稀釋洗髮精濃度,也減少洗髮精對頭皮產生刺激。
◎用指腹而非指尖,輕輕按摩頭皮。
◎用溫水(38℃)沖洗乾淨。水溫過高(超過45℃)容易損傷頭髮角質細
胞,水溫太低不易洗淨。
◎使用吹風機時,間隔10~15公分距離,避免用強風及固定方向吹太久,
高溫與近距離會讓頭髮表皮細胞受損,變得乾澀。
至於洗髮頻率因人而異,「不舒服再洗,」林揚志認為洗頭過度,頭皮會
抗議,如果洗完頭後覺得頭皮緊繃乾澀或刺刺麻麻的,就應減少洗髮次
數。
你選對洗髮精了嗎?
洗髮精的清潔效果在於所添加的界面活性劑種類,以下就市售洗髮產品常
見的界面活性劑做分類,讓你可以輕鬆比對產品標示,找出合適自己的洗
髮精。
洗髮精成分大剖析
洗髮精的成分標示複雜冗長,專家教你簡單方法看出端倪。
◎界面活性劑:通常標示在最前面,也是選擇洗髮精最重要的一點。分成
陰性、兩極性等,按個人髮質做選擇。
◎有機酸(英文字結尾為acid):有檸檬酸、食用醋等,用意在去除污
垢、保持頭髮光澤。
◎油脂類有生理性、植物性及脂肪酸油之類,作用是保持頭髮光澤。
如生物性油脂TG、18MEA;植物性油脂及臘質jojoba、芝麻油、苦茶
油、杏仁油等。
◎維生素:泛酸(B5),頭髮保濕。維生素E(小麥胚芽),作用在護
髮。
◎蛋白質衍生物:主在修復功能,如胺基酸、水解蛋白等。
◎矽靈:潤滑劑,成分安定低刺激,多在雙效合一及潤絲精中。
轉貼自康健電子報
強酸換頭皮生髮 換來一頭皮膚炎 【聯合新聞網 記者薛桂文/報導】
針對禿頭族,坊間近來出現一種「換頭皮」療法,宣稱可讓毛囊再生、長
出新髮;但臨床上,有人接受這種以強酸「換頭皮」的治療後,竟出現接
觸性皮膚炎,不僅沒長出頭髮,反致頭皮紅腫。
長庚醫院桃園分院皮膚科醫師陳華欣指出,所謂「換頭皮」,通常是以高
濃度的果酸、A酸,讓頭皮蠟化的角質層變薄,使阻塞的毛孔暢通,原理
和一般臉部美容換膚(新聞、網站)相同,頭皮確實會變細,但能否長出頭
髮,至今並無科學研究證實。
他說,由於用來「換頭皮」的酸性物質濃度高,很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
炎,日前便有一名二十多歲、禿頭達第三期的男性,在坊間接受換頭皮治
療,結果搞得滿頭紅腫,只好來找醫師。
陳華欣表示,國人的掉髮、禿頭多屬雄性禿,是因男性荷爾蒙轉化為「二
氫睪固酮」,致毛囊萎縮,治療須用藥阻斷其作用;但民眾往往迷信偏
方,根據他最近為竹科園區男性頭皮健檢的經驗,有掉髮問題者,三、四
成曾嘗試偏方,僅一成就醫。
事實上,除了「換頭皮」換出頭皮發炎的案例,臨床上,醫師也見過有人
用生薑、辣椒刺激頭皮,結果弄巧成拙,不僅頭髮沒增多,反而因接觸性
皮膚炎、掉髮變嚴重的情形。
此外,根據一項藥廠調查,掉髮者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使用掉髮用洗髮
精,其次為改變日常生活作息(如熬夜);陳華欣分析,掉髮雖與洗頭、
作息、飲食習慣不無關係,但改變這些習慣只能讓掉髮減緩,真正的雄性
禿無法光靠這樣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的確可能讓掉髮問題惡化;醫師便曾
發現,有新進的竹科工作人員,本來就有雄性禿,又因工作壓力大,產生
「拔毛癖」,結果頭髮更顯稀稀落落,因此,有時在藥物治療外,也須配
合適當的紓壓。
剝頭皮生髮 頭更禿 變死疤 【聯合新聞網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剝頭皮、在頭皮注射營養劑會長出頭髮?坊間生髮術五花八門,醫師提
醒,這樣反而可能造成皮膚傷害形成疤痕,永遠無法自然長出頭髮。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耀立說,有一位四十五歲雄性禿的男性,因接
受剝頭皮和頭皮注射生髮術,結果頭髮反而禿得更厲害,禿的部位再也無
法自然長出頭髮,而且布滿疤痕。
黃耀立說,這位病患告訴他,業者號稱在頭皮塗上特殊藥水,長出新頭
皮,再把舊頭皮撕開,新頭髮就會長出來。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品齊認為,剝頭皮生髮,應該就像抹的面膜,
塗在頭皮上形成一層膜,撕去後感覺好像長了新頭皮,其實還是原來的頭
皮,實際上,頭皮會像皮膚一樣代謝,不必刻意「剝」它。
至於在頭皮注射如維他命或植物成分的「營養劑」,邱品齊指出,目前還
沒有醫學證實有效。
現今治療雄性掉髮,衛生署核准有口服及外用藥物,邱品齊說,塗抹或口
服生髮藥劑,需時三到六個月才長出頭髮,要有最大效果,通常要兩年。
邱品齊表示,掉髮者常無法耐心等待這些藥劑發生作用,就採用坊間流傳
的方法,像塗生薑、辣椒、粗鹽或雞蛋,「自然的比較無害」的觀念,卻
因此造成接觸性皮膚炎求醫,甚至還有人塗牙膏,「感覺涼涼的,可能會
刺激循環」,其實都沒有用。
坊間還有用放大鏡讓患者看頭皮屑塞住毛孔,聲稱毛髮因此長不出來,邱
品齊說,頭髮長不出來,多半因為荷爾蒙分泌,或特殊的免疫系統出問
題,如紅斑性狼瘡患者頭皮毛囊發炎,不會因為毛孔塞住而長不出來。
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皮膚科主治醫師藍淑馨指出,門診常看到女性生
完小孩大量掉髮而就診,有人以為吃避孕藥補充女性荷爾蒙,就可長回頭
髮,但可能有副作用,最好先詢問醫師意見。
木屑粉生髮?兩產品黑白講 黃筱珮/台北報導 2005-08-12 02:30
禿頭的人為了讓頂上有毛,多半願意花大錢,只求奇蹟出現。最近網路出
現兩種宣稱可以瞬間增髮的產品,一小瓶要價一千五百元,消費者買回家
後發現,這種商品竟然只是染成黑色的木屑粉,灑在頭皮上,看起來像有
頭髮的錯覺,消費者覺得被騙了!
這兩種「快速增髮」的產品,消基會向衛生署藥政處查詢。衛生署說兩種
產品皆未申請許可,不屬於藥物也不屬於化妝品。消基會決定把樣品送交
公平會,建議依法處分業者誇大不實的廣告。
消基會特地上網購買這兩種「增髮產品」,一種叫「neo」,一種叫做「髮
絲樂」,兩種都是一千五百元。前者沒標示廠商資料及商品原產地;後者
沒標示商品內容、也沒有製造日期,顯然標示都不清楚。
兩種產品倒出來,都是黑色粉末,其中一種商品註明內容物是「天然原木
纖維」以及色料,消基會說,白話一點就是加了黑色素的木屑。
.................................................................................................................................
文/林貞岑
最近,一位準備參加研究所考試的20多歲上班族女性,因嚴重掉髮求診。
起先她頭皮猛冒痘痘,以為是頭皮油脂分泌過多,天天用抗屑洗髮精洗
頭,沒想到情況愈來愈糟,短短數月之內頭皮禿了一塊。
這種因為壓力大及睡眠不足引起的頭皮發炎問題,並不少見。尤其當細菌
性感染嚴重,破壞毛囊根部時,很容易造成永久性禿頭。
台北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揚志指出,當頭皮冒出許多囊腫、痘痘或頭皮
屑、掉髮嚴重時,最好儘速求診,找出病因,不要擅自選用不適當的洗髮
產品。
「多數人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臉部保養,卻忽略頭皮也需要好好愛護,」靜
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吳珮瑄感嘆,頭皮與臉部同張皮,過度染燙、壓
力和生活習慣紊亂,造成頭皮受損老化,不僅頭髮失去光澤,落髮、頭皮
屑等問題叢生,臉部線條也會變得鬆垮難看。
頭髮問題不容小覷。面對各種琳瑯滿目的洗髮產品,到底該如何選擇?關
於洗髮精的種種傳言,真相為何?
1.洗髮精也要換季
洗髮精應隨個人不同狀況時候的髮質做調整。譬如夏天或壓力大時,頭皮
出油量大,髮質偏油性,適合選擇油性頭髮專用洗髮精;季節交替時,頭
皮角質代謝敏感,就選用溫和配方洗髮精,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詹融怡提
到。
2.按髮質選擇界面活性劑
洗髮精成分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功能在於清潔力,也就是界面活性劑種
類。
界面活性劑如同清潔劑,可幫助油垢溶於水中被帶出,如縮寫為SLS、
SLES等界面活性劑,洗淨力強但較刺激,適合油性髮質;界面活性劑縮寫
為SCS及betaine較溫和,但洗淨力弱,較適合頭皮敏感、乾性、受損髮質或
嬰幼兒。
中性髮質則可以任選以上一種洗髮精。
熟悉各種化妝品成分的吳珮瑄透露,她儘量不選擇刺激性強的界面活性
劑,如12激基硫酸鹽類(縮寫為ALS、ALES、SLS、SLES、TLS),而是混
合多種界面活性劑,刺激性低,又可以跟孩子共用。
此外,頭皮敏感的人最好選擇不含香精及防腐劑含量較低的洗髮精,「聞
起來不要太香的,」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耀立提醒。
3.含矽靈(Dimethicone)的洗髮護髮產品會傷身?
不會,矽靈本身沒有毒性,且不會進入頭髮內部危害健康。
網路傳言的SLS是一種界面活性劑、去污力強,缺點固然對頭皮刺激性
高,但其實目前僅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有害健康。
且洗髮精的成分會被沖洗掉,在頭髮及頭皮上停留時間不長、量不多,並
不會經皮吸收或深入到頭皮組織內造成傷害,「這些都是可被忽視的副作
用,」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揚志肯定地說。
矽靈作用是保濕及增加絲絨般觸感,一般如粉底或潤絲精、雙效合一洗髮
精中均會添加。
矽靈會在頭髮毛鱗片上形成保護膜,讓頭髮感覺起來滑順好梳理,「有髮
質變好的假象,」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吳珮瑄提到,矽靈的缺點是
頭髮上有層薄膜,捲燙不易,且有些人會感覺洗不乾淨。
4.洗髮一定要用潤絲精?
不一定。潤絲精的功能如同幫頭髮上蠟,讓頭髮柔順亮麗好梳理。
潤絲精可中和頭髮洗淨後產生的負電荷,減少靜電產生,讓頭髮感覺服貼
不乾澀,因此適合長髮及髮質乾燥、受損或頭髮有染燙的人。
至於潤絲精中宣稱各種功效,都是暫時性的。目前除了證明小分子胺基酸
有修復作用、維生素B5有保濕作用、天然油脂可讓頭髮增加光澤外,其他
成分功能有待商榷,黃耀立醫師說。
此外,潤絲精成分較滋潤,儘量不要接觸到頭皮,以免加重頭皮出油情
形。
5.小心宣稱「修復」、「重建」及「改善受損髮質」的產品
頭髮是死的,所有髮質改善效果只是「暫時看起來比較好」而已。
頭髮一旦受損分岔、蛋白質鏈結斷裂就不可能癒合,最好的方式就是剪掉
它,詹融怡醫師表示。
6.洗髮精要經常更換嗎?
不需要,除非換季或頭皮狀況有改變才需更換。
洗髮精成分類似,只要洗完髮後頭皮不緊繃、沒有刺激紅腫,否則不需經
常更換。
7.標榜天然、有機的洗髮產品最好?
今年7月,澳洲消基會請專家分析市售洗髮產品發現,天然成分並無法達到
清潔頭髮效果,尚且有機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也尚未被證實,因此不必迷信
「天然的最好」。
8.不要使用雙效合一的洗髮精?
以學理上來說,洗髮精作用在清潔油污,潤絲精在滋潤補充油分,兩者效
果相反,因此分開使用較好。尤其髮質較油、在陽光下工作的人,最好選
擇單純洗髮精,洗淨力較強。但乾燥、受損髮質如果嫌潤髮麻煩,可使用
雙效合一洗髮精,林揚志主任說。
9.洗髮精愈稠、顏色愈透明,表示品質愈好?
不一定。洗髮精濃稠度及顏色與原料有關,有些原料顏色不透明,廠商會
增色或添加珠光劑,讓產品變得好看一點;有些則會添加鹽來增加洗髮精
稠度及泡沫持久度,「與品質並無關聯,」吳珮瑄強調。
10.中性或弱酸的洗髮精最好?
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這種說法。但皮膚酸鹼度是7.4,微酸的洗髮精較不易
造成皮膚刺激,黃耀立說。
11.抗屑洗髮精,如何選擇?
頭皮屑大部份由皮屑芽孢菌引起,林揚志建議可按個人情況選擇合適洗髮
精:
◎頭皮屑+頭皮紅腫乾燥:宜選擇去油力較強的,如含ketoconazole的仁山
利舒。
◎頭皮屑+頭皮顏色正常、不癢:溫和的抗屑洗髮精,如含ZP成分的海倫
仙度絲。
◎頭皮屑厚+頭皮紅腫、脂漏性皮膚炎嚴重:含煤焦油的洗髮精(健保有
給付),可讓細胞安定。
但清洗時要注意,讓頭皮屑藥水停留在頭髮上5~10分鐘並且按摩再沖去,
才能達到效果。
除非出油量大,否則建議2~3天洗一次就可以。如果還是沒效,可能要考
慮是否生活作息影響。
12.洗髮皂洗髮比較健康?
不一定。洗髮皂中雖不含界面活性劑,但成分為氫氧化鈉之類的強鹼,
「對於皮膚敏感的人刺激性較大,」黃耀立並不推薦使用。
事實上,專家認為洗髮精造成的問題不多,「禿髮、掉髮等頭髮,問題九
成以上與洗髮精無關,」研究毛髮醫學的黃耀立提到。但錯誤的洗髮方
式,如水溫或吹風機溫度過高、用指尖用力抓等,損傷頭皮,導致發炎及
頭皮屑產生。
洗髮精(shampoo)來自於印度語chmpm,原意是按摩與揉捏之意,如何正
確洗髮,才能達到清潔保護效果?專家提醒注意下列事項:
◎長髮的人先利用扁平梳將頭髮梳開,較容易洗掉髮上油污。
◎取約十元硬幣大小的洗髮精,先在手心揉搓起泡,而不是直接倒在頭
上。如此可稀釋洗髮精濃度,也減少洗髮精對頭皮產生刺激。
◎用指腹而非指尖,輕輕按摩頭皮。
◎用溫水(38℃)沖洗乾淨。水溫過高(超過45℃)容易損傷頭髮角質細
胞,水溫太低不易洗淨。
◎使用吹風機時,間隔10~15公分距離,避免用強風及固定方向吹太久,
高溫與近距離會讓頭髮表皮細胞受損,變得乾澀。
至於洗髮頻率因人而異,「不舒服再洗,」林揚志認為洗頭過度,頭皮會
抗議,如果洗完頭後覺得頭皮緊繃乾澀或刺刺麻麻的,就應減少洗髮次
數。
你選對洗髮精了嗎?
洗髮精的清潔效果在於所添加的界面活性劑種類,以下就市售洗髮產品常
見的界面活性劑做分類,讓你可以輕鬆比對產品標示,找出合適自己的洗
髮精。
洗髮精成分大剖析
洗髮精的成分標示複雜冗長,專家教你簡單方法看出端倪。
◎界面活性劑:通常標示在最前面,也是選擇洗髮精最重要的一點。分成
陰性、兩極性等,按個人髮質做選擇。
◎有機酸(英文字結尾為acid):有檸檬酸、食用醋等,用意在去除污
垢、保持頭髮光澤。
◎油脂類有生理性、植物性及脂肪酸油之類,作用是保持頭髮光澤。
如生物性油脂TG、18MEA;植物性油脂及臘質jojoba、芝麻油、苦茶
油、杏仁油等。
◎維生素:泛酸(B5),頭髮保濕。維生素E(小麥胚芽),作用在護
髮。
◎蛋白質衍生物:主在修復功能,如胺基酸、水解蛋白等。
◎矽靈:潤滑劑,成分安定低刺激,多在雙效合一及潤絲精中。
轉貼自康健電子報
強酸換頭皮生髮 換來一頭皮膚炎 【聯合新聞網 記者薛桂文/報導】
針對禿頭族,坊間近來出現一種「換頭皮」療法,宣稱可讓毛囊再生、長
出新髮;但臨床上,有人接受這種以強酸「換頭皮」的治療後,竟出現接
觸性皮膚炎,不僅沒長出頭髮,反致頭皮紅腫。
長庚醫院桃園分院皮膚科醫師陳華欣指出,所謂「換頭皮」,通常是以高
濃度的果酸、A酸,讓頭皮蠟化的角質層變薄,使阻塞的毛孔暢通,原理
和一般臉部美容換膚(新聞、網站)相同,頭皮確實會變細,但能否長出頭
髮,至今並無科學研究證實。
他說,由於用來「換頭皮」的酸性物質濃度高,很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
炎,日前便有一名二十多歲、禿頭達第三期的男性,在坊間接受換頭皮治
療,結果搞得滿頭紅腫,只好來找醫師。
陳華欣表示,國人的掉髮、禿頭多屬雄性禿,是因男性荷爾蒙轉化為「二
氫睪固酮」,致毛囊萎縮,治療須用藥阻斷其作用;但民眾往往迷信偏
方,根據他最近為竹科園區男性頭皮健檢的經驗,有掉髮問題者,三、四
成曾嘗試偏方,僅一成就醫。
事實上,除了「換頭皮」換出頭皮發炎的案例,臨床上,醫師也見過有人
用生薑、辣椒刺激頭皮,結果弄巧成拙,不僅頭髮沒增多,反而因接觸性
皮膚炎、掉髮變嚴重的情形。
此外,根據一項藥廠調查,掉髮者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使用掉髮用洗髮
精,其次為改變日常生活作息(如熬夜);陳華欣分析,掉髮雖與洗頭、
作息、飲食習慣不無關係,但改變這些習慣只能讓掉髮減緩,真正的雄性
禿無法光靠這樣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的確可能讓掉髮問題惡化;醫師便曾
發現,有新進的竹科工作人員,本來就有雄性禿,又因工作壓力大,產生
「拔毛癖」,結果頭髮更顯稀稀落落,因此,有時在藥物治療外,也須配
合適當的紓壓。
剝頭皮生髮 頭更禿 變死疤 【聯合新聞網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剝頭皮、在頭皮注射營養劑會長出頭髮?坊間生髮術五花八門,醫師提
醒,這樣反而可能造成皮膚傷害形成疤痕,永遠無法自然長出頭髮。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耀立說,有一位四十五歲雄性禿的男性,因接
受剝頭皮和頭皮注射生髮術,結果頭髮反而禿得更厲害,禿的部位再也無
法自然長出頭髮,而且布滿疤痕。
黃耀立說,這位病患告訴他,業者號稱在頭皮塗上特殊藥水,長出新頭
皮,再把舊頭皮撕開,新頭髮就會長出來。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品齊認為,剝頭皮生髮,應該就像抹的面膜,
塗在頭皮上形成一層膜,撕去後感覺好像長了新頭皮,其實還是原來的頭
皮,實際上,頭皮會像皮膚一樣代謝,不必刻意「剝」它。
至於在頭皮注射如維他命或植物成分的「營養劑」,邱品齊指出,目前還
沒有醫學證實有效。
現今治療雄性掉髮,衛生署核准有口服及外用藥物,邱品齊說,塗抹或口
服生髮藥劑,需時三到六個月才長出頭髮,要有最大效果,通常要兩年。
邱品齊表示,掉髮者常無法耐心等待這些藥劑發生作用,就採用坊間流傳
的方法,像塗生薑、辣椒、粗鹽或雞蛋,「自然的比較無害」的觀念,卻
因此造成接觸性皮膚炎求醫,甚至還有人塗牙膏,「感覺涼涼的,可能會
刺激循環」,其實都沒有用。
坊間還有用放大鏡讓患者看頭皮屑塞住毛孔,聲稱毛髮因此長不出來,邱
品齊說,頭髮長不出來,多半因為荷爾蒙分泌,或特殊的免疫系統出問
題,如紅斑性狼瘡患者頭皮毛囊發炎,不會因為毛孔塞住而長不出來。
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皮膚科主治醫師藍淑馨指出,門診常看到女性生
完小孩大量掉髮而就診,有人以為吃避孕藥補充女性荷爾蒙,就可長回頭
髮,但可能有副作用,最好先詢問醫師意見。
木屑粉生髮?兩產品黑白講 黃筱珮/台北報導 2005-08-12 02:30
禿頭的人為了讓頂上有毛,多半願意花大錢,只求奇蹟出現。最近網路出
現兩種宣稱可以瞬間增髮的產品,一小瓶要價一千五百元,消費者買回家
後發現,這種商品竟然只是染成黑色的木屑粉,灑在頭皮上,看起來像有
頭髮的錯覺,消費者覺得被騙了!
這兩種「快速增髮」的產品,消基會向衛生署藥政處查詢。衛生署說兩種
產品皆未申請許可,不屬於藥物也不屬於化妝品。消基會決定把樣品送交
公平會,建議依法處分業者誇大不實的廣告。
消基會特地上網購買這兩種「增髮產品」,一種叫「neo」,一種叫做「髮
絲樂」,兩種都是一千五百元。前者沒標示廠商資料及商品原產地;後者
沒標示商品內容、也沒有製造日期,顯然標示都不清楚。
兩種產品倒出來,都是黑色粉末,其中一種商品註明內容物是「天然原木
纖維」以及色料,消基會說,白話一點就是加了黑色素的木屑。
全站熱搜